王理宗會長開篇點明,在當下時代,企業僅靠勤奮努力遠遠不夠,必須結合時代特征,具備戰略遠見,準確認知天下格局。他指出,當下主要有經濟、科技、地緣政治和文化四大格局,而這些格局正發生著深刻變化。
談及經濟格局重構,王會長表示,冷戰結束后,美國主導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盛行,當時貿易自由流動,資源全球分布,金融全球暢通。但如今形勢巨變,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設限,金融流動也不再自由。全球經濟分工也在重塑,中國從單純的“世界工廠”角色轉變,在全球經濟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。全球經濟增長放緩,逆全球化趨勢上升,各國經濟聯系雖緊密,卻也面臨更多沖突與挑戰。
在剖析格局變化原因時,王會長著重強調了科技和地緣政治沖突兩大關鍵因素。科技發展不僅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,也改變了全球的產業結構。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物醫藥、航天航空等四大核心技術,正重塑世界經濟格局。地緣政治沖突方面,中美摩擦、俄烏戰爭等,不僅影響當事國,更波及全球經濟與政治格局。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,在科技、貿易等多領域對中國施壓,而俄烏戰爭使歐洲經濟增長面臨嚴峻挑戰。
展望未來趨勢,世界正走向多極化,各國權力意識增強,供應鏈區域化趨勢凸顯。在此背景下,國際競爭更多體現在供應鏈競爭上,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中心,雖具備全工業門類優勢,但在關鍵核心技術如芯片領域仍受制于人。
王會長指出,中國在全球格局中有獨特優勢。中國擁有龐大市場、穩定政治社會環境和完備工業體系,在新能源等部分科技領域已達世界領先水平,且具備強大的制造能力與高效的產業配套。
理宗會長認為“一帶一路”也有諸多發展機遇。在國際合作上,應推動產業走出去,加強與各國在研發、生產、品牌等方面合作,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。在科技領域,加大對核心技術研發投入,突破關鍵技術瓶頸。關注國內消費市場升級,挖掘新消費需求。
王理宗會長還表示,在當前經濟、政治、文化都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,企業應具備全球視野、時代眼光、科技思維和地緣政治意識,以長遠視角看待問題,認識到產業發展規律,把握趨勢。他鼓勵華人華僑發揮自身優勢,促進中外合作,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及世界和平發展貢獻力量。
授課結束后,現場僑商精英反響熱烈,紛紛表示受益匪淺。此次授課不僅為僑商企業家提供了對天下格局的深刻洞察,更為他們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環境中把握機遇、應對挑戰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啟示。